西双版纳具有我国16%的维管植物、超越1/5的哺乳动物和1/3以上的鸟类等物种,橡胶栽培面积的扩展正危及这种蔚为壮观的生物多样性。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5月6日文章,原题:铜臭味:我国新的橡胶栽培困境咱们的卡车停在风光美丽的路旁边,苍翠的山峦绵亘不绝。当我下车摄影时,一股冲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我问当地游伴这是什么臭味。“钱。”他指着某小型橡胶栽培园说,“是铜臭味,我的朋友。”再次上车后,我发现沿途随处可见橡胶园。
西双版纳以普洱茶、野象和澜沧江出名,但近来又添新身份:橡胶之乡。据报道,2010年当地橡胶栽培面积已简直增至2002年的3倍,约占当地土地总量的1/5。在此期间,橡胶对当地人尤其是少数民族生计的积极影响日益明显:传统木房和摩托车已别离让坐落钢筋水泥高楼和轿车。
但是,我国和西方科学家近期的研讨标明,假如不施行新的办理战略,当地橡胶工业将在不远的将来溃散。我国的轿车具有量大增不只使长江和珠江两岸构成以轿车为主的大规模工业链,也改动西双版纳农人的命运。轿车需求轮胎,坐落西南热带区域的西双版纳正好为我国巨大的轮胎商场供给天然橡胶。
现在,在当地旅行想不看到橡胶园都很难。这虽不是当地第一次栽培经济作物,但大部分土地都改种单一作物仍是初次。西双版纳具有我国16%的维管植物、超越1/5的哺乳动物和1/3以上的鸟类等物种,橡胶栽培面积的扩展正危及这种蔚为壮观的生物多样性。
其实,使橡胶树覆盖面积最大化的栽培园已成为绿色沙漠。橡胶园吸碳作用不如天然林地,它们的延伸已导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大增。化肥的运用还污染周围水体并损坏水生动植物的生计。此外,橡胶树的耗水量高于原生植被或其他作物,影响农业产值和区域食品安全。美国普雷斯科特学院的研讨团队宣称,假如气候持续坚持更热更干的趋势,当地将不宜再栽培橡胶树,不然经济将遭损坏。(作者克里斯霍顿,王会聪译)